《三国:开局在曹操家门口摆摊卖诗》 小说介绍 陈风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正值十八路诸侯讨董结束,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漂泊流浪,陈风终于到达陈留,曹操在回家的时候,看见一个器宇不凡的少年敢在自家的门口卖诗,还号称自己诗才无双,这便是二人第一次的相见。。书中主要讲述了:陈风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正值十八路诸侯...
《三国:开局在曹操家门口摆摊卖诗》 小说介绍
陈风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正值十八路诸侯讨董结束,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漂泊流浪,陈风终于到达陈留,曹操在回家的时候,看见一个器宇不凡的少年敢在自家的门口卖诗,还号称自己诗才无双,这便是二人第一次的相见。。书中主要讲述了:陈风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正值十八路诸侯讨董结束,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漂泊流浪,陈风终于到达陈留,曹操在回家的时候,看见一个器宇不凡的少年敢在自家的门口卖诗,还号称自己诗才无双,这便是二人第一次的相见。……
《三国:开局在曹操家门口摆摊卖诗》免费试读 免费试读
曹老爷子的病好了之后,就启程回到兖州,路上陈风一直在调戏着蔡琰,蔡琰也没有丝毫反抗之举。
曹操整个人的心态都炸了,这刚混出点名堂出来,回头一看,我爹没了,这放谁身上谁能受得了这个。
曹操决定马上发兵徐州。
虽然荀彧,戏志才和陈风都觉得现在不是打徐州的好机会,但还是默契的都没有说,毕竟曹操举孝廉出身,现在陶谦害死他爹,他气啊。
“主公若要夺得徐州,为父报仇需注意三点。”
“哪三点?”
“第一,兖州士族与主公速来不合,或会在主公攻打徐州之时迎他人入兖州,主公需提前提防,第二,主公既是为父报仇,便不可行那屠城之举,只杀陶谦,第三,主公进城后应当效仿当年高祖进咸阳,与百姓约法三章,若能做到,徐州必望风而降,若不能则陶谦必会请他人入徐州共退主公,如此主公非但无法为父报仇,还会处处受阻,损兵折将。”
曹操听了也没立马答应,毕竟曹操现在也没什么理智。
“陶谦纵兵杀害我父,此仇不共戴天,传令先锋夏侯惇,但有敢救徐州者,格杀勿论。”
曹操自己也一直在想,到底要不要屠城,最后自己还是折腾明白了,反正自己爹都已经死了,回头等自己攻破徐州把陶谦全家杀了给我爹陪葬不就行了。
但曹操同时也没做到和百姓约法三章,手底下的兵常常去劫掠百姓,曹操也不管,那些将军们看曹操都不管了,那自己还管啥呀,一些士兵没了约束直接放飞自我,就跟当年的董卓军进洛阳一样,烧杀掳掠,百姓就遭了殃。
陈宫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找到曹操,希望能将其劝说,但曹操也是正在气头上。
“宫台,别来无恙啊。”
“托明公的福,还算安泰。”
“但不知公台弃我去后,现在何处高就呢。”
“现为东郡从事。”
曹操听后一笑,一点面子不给直接嘲讽陈宫。
“做的好大的官呐。”
“明公莫要如此冷嘲热讽于我。”
“我知你与那陶谦素来交好,此来莫不是为他做说客的吧。”
陈宫也没藏头露尾,直接说道:“陈宫正是为此而来。”
“哼!”
“明公,为报尊父之仇,你以大军兵临徐州,然陶谦乃是仁义之君,并非见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皆张闿之恶,并非陶谦之罪。”
“哼!”
“明公,百姓是无辜的,你所到之处皆是一片狼藉。”
“陈宫,当初你弃我而去,今日你有何面目再来见我,陶谦害我一家,我誓要将其摘胆剜心,以雪我恨。”
“明公,”
话还没说完,曹操一挥手制止了陈宫。
陈宫知道再劝无用,便落寞的走了。
看着那一抹落寞的身影,曹操的心里总是有点不安的感觉。
陶谦这边也是焦头烂额,本来自己好心,让张闿去帮忙护送曹嵩,谁知道那张闿谋财害命,曹操所过之处皆是一片狼藉,自己非常自责,本来自己一把年纪,也活不了多少年了,可是这曹操还要杀自己全家,而且就算自己全家都死了,完事曹操怎么对待徐州百姓也说不准。
“若能救得徐州百姓,我陶谦愿手捧大印到曹营,任其剖割呀。”
可其他人不能这么想啊,你要是死了我们怎么办。
“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府君久镇徐州,民众感恩呐。”
“可曹军势大,难敌呀。”
“曹军虽然势大,可未破徐州城池,府君与百姓应紧守不出,糜竺愿冒死出城,前去求太宗孔融发兵相救。”
“只怕援兵未到,城池已破呀。”
最后糜竺一顿劝,曹操要是杀了你还不解气继续折腾百姓咋整,那时候徐州在他手里,老百姓能有好吗。
陶谦一想也是,那就去找人求援吧。
糜竺和陈登就带着陶谦写的两封求救信去找北海孔融和青州田楷。
糜竺到了孔融那把事情一说。
孔融觉着自己平时和陶谦关系也不错,而且看曹操现在这德性,我应该派人去帮帮忙,但曹操也没得罪过我,他现在是给他爹报仇呢,我就这么打过去就有种帮亲不帮理的感觉,这么着,我先给曹操写个和解书,他要是不听劝,我就带人揍他。
当然,曹操什么人啊,这种事肯定是不能听劝的,毕竟这个时候的曹操,陈风和陈宫都劝不住。
正当孔融准备发兵救援陶谦之时,这时候来了几万黄巾军把孔融给围了,说是要来借粮,要是不借的话,就要进城杀人。
就这么着打了一天,孔融看着那城外的贼兵是又气又急,糜竺更是难受的一批,这不耽误事嘛。
这时候站在城墙上的孔融和糜竺突然看见远处一白袍小将一人一马飞奔而来,孤身冲入贼军阵地,只见此人在万人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挺枪跃马,左冲右突,直奔城门,眨眼之间就突破了敌军。
到了城下,大喊一声:速开城门。
孔融都懵了,这人谁呀,怎么这么猛,不过也没敢开门,眼看贼军就要围上来了,那让一回身,咔咔一顿又乱杀了十多个,吓的贼军不敢上前,回头接着大喊:开门!
孔融一看,卧槽,牛蛙,就命人开了城门。
那人进城之后下马拜见孔融。
孔融又懵了,赶忙上前扶起那人,“英雄快快请起,不知英雄名讳。”
“我是东莱黄县人,名叫太史慈。昨天我从辽东回来探亲,听说黄巾贼寇围了北海。老母亲对我说:‘我曾经屡次得到府君的恩惠,你应该赶紧去救援。’所以,我就单枪匹马地来了。”
孔融没有见过太史慈,但知道他是个英雄。太史慈出了远门,他的老母亲则住在北海城外20里的地方。孔融经常派人去送米面衣服,照顾太史慈的母亲。老太太对孔融非常感激,所以儿子一回来,她就催他赶紧赶来援助。
太史慈虽然勇猛,但一个人也打不退数万黄巾军。孔融就写了一封信,向时任平原相的刘备求救。太史慈带着书信,杀穿重围,赶到平原县去找了刘备,刘备一看,北海孔融这个时候竟然能想到我刘备,自十八路诸侯讨董之后二人便再没见过,刘备当时就决定这个朋友我交定了,马上带着关羽、张飞和三千兵马去就孔融。
到了北海之后,黄巾统领见来的人少也就没当回事。
这是三国猛将关羽、张飞、太史慈唯一的一次合作,声势自然惊人。他们带着三千精兵赶到北海,一战就打垮了黄巾军的数万之众。关羽挥起青龙偃月刀,一刀劈了黄巾贼首领于马下;张飞不断挥动着自己的丈八蛇矛,一矛捅死一个小卡拉米,太史慈一双双戟也是使的虎虎生风,刘备也是丝毫不虚,加入了战场,孔融又从城里杀出,黄巾贼顿时崩溃,纷纷逃散。
战后刘备本想招揽太史慈,可惜太史慈是个游侠,独来独往习惯了,便拒绝了刘备,而最喜欢太史慈的则是关羽,因为太史慈也有着像关羽一样的美须,所以关羽和太史慈走的很近,经常探讨这样更好的保养长髯。
太史慈回家,向母亲讲述了事情经过,老太太喜形于色地说:“你能够报答孔北海的恩德,我很高兴。”
破城之后孔融请刘关张三兄弟吃了顿饭,吃饭的时候糜竺就跟刘备说了曹操在徐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意思就是请你帮帮忙。
刘备也寻思我倒是应该帮这个忙,但我就这些人也打不过曹操啊,便说道。
“备非敢推辞,奈兵微将寡,恐难轻动。”
“使君,融之欲就陶恭祖,虽因旧谊,亦为大义,公岂独无仗义之心耶?”
“既然如此,请太守发兵先行,容备去公孙瓒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到。”
“如此英雄相惜,实在令人可敬啊,好,我明日发兵,望公随后便到,切勿失信啊。”
张飞听后便要发怒,幸被刘备及时拦下。
“公以备为何人,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备借的到人马,借不到人马都必将亲至。”
信誉对刘备来说是和性命一样重要的东西,是刘备的立身之本,刘备的信誉也让糜竺看到了刘备身上巨大的潜力。
糜竺和孔融先到了陶谦那,陈登也带着田楷到了徐州。
陈宫回去后便去找了兖州士族讨论了自己的计划,而兖州的世家对曹操多有不满,便决定迎吕布入主兖州,而与历史不同的是因为曹操没有亲自动手杀名士边让,所以张邈并没有和兖州士族同流合污,背叛曹操而是选择了对此事就当看不见。
小说《三国:开局在曹操家门口摆摊卖诗》免费试读试读章节结束